吳哥通王城(Angkor Thom)裡的 Thom為『大』之意,
因此又稱之為『大吳哥』,
護城河所環繞的吳哥大城,
是目前發現在吳哥歷史裡使用時間最長的城市,
由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所興建,
長寬各3公里,圍成面積9平方公里的王城,
闍耶跋摩七世在位期間是吳哥王國最強勝時期,
國力甚至遠達現今的寮國,
他將原本的國教由印度教改為佛教,
並在所有建築上刻以大型佛面,宣揚這個新的宗教…
體驗完『傳統柬式按摩』後,
接著來到吳哥大城外,換搭環保電動車繼續古蹟巡禮,
醬可節省許多走路的時間,亦可保持體力繼續行程,
柬埔寨的交通車幾乎都是他國贈與,由前檔風玻璃上的標籤可知為哪國所贈…
由於闍耶跋摩七世的大興土木,人民生活困苦,
因此他所熱衷發揚的大乘佛教,從未在這片土地深根,
取而代之的是繼任者闍耶跋摩八世復興印度教,
以及13、14世紀之後強調自我觀照的上部座佛教在此綿延發展…
在進入王城前,遠遠便見到高達7公尺的城門上,
四面都刻著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的面容,
大吳哥的東南西北各有一道城門,
東門旁還多了勝利門,戰勝凱旋歸國時可直達皇宮,
而通往王城的5座城門中,又以南城門保存和修復最為完整,
一旁有護城河,左右兩旁步道則各有54尊拔河狀雕像,
即是『攪拌乳海』的故事,
面對城門左側為手執舍沙,頭上有蓮花的善神代表~蛇神,
右側為面目猙獰代表惡神的~阿修羅神,
橋頭為少見的七頭龍,不過腳指雕刻已風化到看不出細緻度了…
重新修護的雕像會比較白皙且完整,而原雕像則呈現模糊破損與暗沉色澤
一旁的護城河,若好天氣時來訪肯定更美
大景點附近的商家都經過規劃,較少有沿途纏遊客叫賣的居民
通過南城門後,接著往『巴戎廟(Bayon)』前進,
這即是我們古蹟巡禮時,每天必會經過的『高樹公路』
大吳哥的主要建築便是位於城中、距各城門均1.5公里的巴戎廟,
巴戎廟以雕飾最繁複的外觀,
滿布神秘微笑的佛面塔樓,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周達觀在『真臘風土記』裡稱之為『金塔』,
想必當時的建築上有滿貼的金箔,氣勢逼人…
巴戎廟為12世紀所建,主要建材為灰色砂岩,沒有護城河,
大門面東,門樓共有3個出入口,
最外圍城牆長156公尺,寬141公尺,最外側有精彩浮雕,
內容主要為誦讚軍隊出征,而其中最珍貴反而是關於當時日常生活的描繪…
整座巴戎廟由49座大小不一的寶塔所組成,
每個尖塔都刻著闍耶跋摩七世國王的4面容顏,
乃象徵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的佛菩薩,代表佛家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這裡每一尊面容,各自以不同的面相,俯瞰來自四面八方的參拜者,
穿行在這些巨大的石像中,猶如行走在『微笑』迷宮裡…
守護吳哥石獅底下的『Bayon』字樣是後來弄上去的,
石獅尾巴有個大洞,猜想是木頭雕刻的尾巴,已腐朽…
遠遠即可見到寶塔上所雕刻的大型佛面像
門口的蛇欄杆
進入第2、3圍間可見到許多獨立的門框,原是16座方形建築,
但在闍耶跋摩七世去逝後,被完全破壞,僅剩層層獨立的框架…
跳舞的阿普莎拉仙女,腳踩著蓮花
牆面上細緻浮雕刻畫著當時的生活、戰爭…,
導遊均會仔細解釋所代表的含意,
當下聽完很清楚,但回國後也忘的差不多了…
『開墾』
『戰爭』
『慶功宴』
進入巴戎廟的第2圍,顯得擁擠與混亂,
因為第1、2圍經過幾番增建,空間狹小又彎蜒的像迷宮般,
兩圍中間狹小的空隙裡,卻隱藏了一些原始的佛陀故事浮雕,
是巴戎廟隨著信仰改變而改建的痕跡與證據
((PS。相片放大檢視,門口右下角白色衣服不是靈異相片,是當地居民坐於此))
記得導遊說此雕刻的是古代稀有的神獸(?)
古蹟維修再拼裝的痕跡,真是不容易
尚未拼裝恢復前,僅是一堆破石塊
接著要登上頂層平台,即著名的49座佛面塔群,估計至少將近200個微笑佛面
這木梯算是。。。幼稚園等級而已
柬埔寨神廟建築的門樓,出入口通常刻有守護神,
面對來客的左方為善神,右方為惡神,
而善神又有男女之分,守護女神乍看下很容易和阿普莎拉仙女混淆,
簡單來說,女神通常手持權杖、身穿腰帶,
而仙女則是手持蓮花、身著沙龍長裙、頭戴鋸齒狀髮箍,
耳朵、手臂和足踝上也都戴著飾品,
另外仙女多半出現在窗邊,女神則守護在門口,
這尊是…手持蓮花的阿普莎拉仙女~
看似相同面容,但箇中微笑在不同雕刻卻有相異之處,
微翹的厚唇、略埀的眼簾、扁平的鼻翼、長垂的大耳,
加上深不可測的微笑…頗有玄秘的意境,
居高臨下,凌空而視千百年來的榮與衰,不論世事如何變遷,
始終以超然醇厚、沈靜的表情來看待這一切,
並以永恆微笑向世人見證這古王朝的最後象徵
國王『闍耶跋摩七世』的微笑,
反勝過建築體的宏偉,而成為旅人最深刻的印象,
佛像慈眉閉目嘴帶微笑,『高棉的微笑』一語即由此而來…
這尊『國王的微笑』為大眾公認氣質最慈善,
最多人留影合照,保存亦完整者,
也就是說…它最紅之意~
網路分享文有見到,某處可拍連續3個同邊側臉的地方,
但導遊並沒有帶我們去,大概他也不曉得在哪吧!
我自己亂找也找不到,頂多就2個同邊側臉而已…
接著挑個美麗窗框與國王的微笑合影留念,
因為是黑框,總覺得別拍正面,會很像遺照…
由巴戎廟的南側進入,而從北側離開,經過的長廊有尊佛像,
望著佛像與寶塔上國王的微笑,是否有幾分神似呢,
這佛像導遊有解釋,但我忘了內容…
@ 南城門
地點:位於吳哥大城(Angkor Thom)南面城牆
@ 巴戎廟(Bayon)
地點:位於小吳哥北方約2公里處的吳哥大城正中央
開放時間:5點 ~ 18點
參觀重點:外圍關於人民日常生活的浮雕,以及頂層的佛面塔群,
最好安排在清早或黃昏,除了避開人群,也可取得較佳的攝影光線
((跟團者後面這段可省略))
離開巴戎廟,接著步行往北,來到總高度約50公尺,於11世紀初完成,
為當時柬埔寨國境內面積最大、高度最高的神廟『巴本宮殿(Baphuon)』,
離開巴本宮殿時正好下起超大豪雨,接著參觀的古蹟大多僅遙望沒登爬,
天雨路滑又泥濘,身上已分不清是雨是汗,很狼狽…
『空中宮殿(Phimeanakas)』、經由『皇宮遺址(Royal Palace)』的北牆門樓出,
繼續冒雨參觀『十二生肖塔(審判塔 Prasat Suor Prat)』、『鬥象台(Elephant Terrace)』、
『古代法院(癲王台 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待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