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古墓奇兵"電影場景的『塔普倫廟』,
接著來到位於『皇家浴池』旁的『班蒂喀黛』,
相傳是國王和皇后戲水後小憩的地方,
有別於吳哥窟其它輝煌建築遺址,顯的玲瓏精緻,
『班蒂喀黛』原意為『崇拜用的城堡』,由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於1181年興建,
和眾多遺址比起,這裏並未受到遊客的青睞,反而意外多了份難得的靜謐…
『班蒂喀黛』沒有高樓台,
只有層層疊疊的門廊和一個又一個的窗檻,以及女神、戰士…浮雕,
與『塔普倫廟』一樣,都是使用易風化的紅土岩,保存狀況不太好…
門樓上有佛面塔,兩側圍牆上雕刻為持兵器的男、女守護神…
由熱鬧的『塔普倫廟』來到『班蒂喀黛』,更能顯出此處的幽靜
找個喜歡的窗框即可與阿普莎拉仙女拍合照留念
要雙合照也行
這裏沒有高高在上神佛彙集的殿堂,
只有幽深的迴廊,似迷宮般穿插著,
輕易地從一個門框看到另一個門框,
透這這些門,像是可以看到遙遠的景致,
彷彿時空隧道般,進入了另一個空間…
不容小覷的大自然力量
很喜歡這裏的空間氛圍,時光像靜止般…會讓人陷入沉思
遺址還沒經費維修的部份,就先以木樁頂著,防止繼續崩塌
如迷宮般的迴廊,幽靜而深遠…
第3層東門樓的保存狀況十分良好,塔門內供奉著佛陀坐像,
底座為5頭蛇Ananta高舉著頭護持釋迦牟尼,讓其打坐時免於暴風雨的侵擾
佛像後方有個輪盤狀物體,象徵著光明與輪迴
守護吳哥的石獅,一旁對襯的另一座已損毀,由團員無酬代班
離開前遇到水果攤商,團員提出鳳梨是如何削成螺旋狀,
花了1美元(鳳梨價格),請老婦現場示範,
我們通常會大量削除果皮及果肉以去『釘』,
但他們較惜福,『釘』都兩兩挖除,以保留較多果肉
柬埔寨當地吃法與我們一般沾取梅粉或甘草粉不同,鳳梨是沾『辣鹽』品嚐,
酸甜辣鹹充滿層次,很特別的口感
充滿骨感的牛,有些品種還有高高的駝峰,害Winnie一直以為它是駱駝
接著來到下一個遺址『荳蔻寺』,
因寺內有棵荳蔻樹而得其名,原名『喀拉凡寺』,
由曷利沙跋摩一世(Harshavarman I)在位時的高官所建,主要奉祀毗濕奴,
主體建築由5座磚造塔廟位在同一高度的台基上,坐西朝東,形成一列,
以中央塔為最高,共4層,
頂口往上內縮,是吳哥遺址中少見的紅磚雕刻建築,屬印度教寺廟,
最迷人為磚塔內的浮雕…
建築體的背面
正面
古蹟維修重新燒製的仿舊石磚,會有『CA』印記,以用來辨別
小朋友討糖前後的差別,那笑容也消失太快了吧!
導遊說左邊這位小女生可能有在搬重物,練就了胸肌與臂肌,超結實的身軀…
『荳蔻寺』雖未使用砂漿,但磚塊間密合的很好
塔內的浮雕以中央塔最精彩,
中央牆上的毗濕奴為8臂,四周環繞著眾多朝拜者,
左右兩側為4臂的毗濕奴…
左側毗濕奴為了除掉巴利王(Bali),正大跨步以完成『三步為領土』的任務,
將扭腰用力跨步的動態刻畫得栩栩如生,和吳哥其它僵直形象雕刻有很大的不同…
右側的毗濕奴分持4種法器(神輪、法螺、蓮花及神杵),乘坐在迦樓羅上,
迦樓羅在這裏被描繪成有鳥羽的人形…
很像墓碑的陰具基座,陽具已消失…
5座磚塔中,僅兩座有雕刻(另一座維修中),顯示這座塔廟並未完工,
可能是曷利沙跋摩一世(Harshavarman I)在位的時間太短,
1960年法國人重修『荳蔻寺』時費了好大功夫,現在才能見到如此完整的浮雕…
@ 班蒂喀黛
地點:位於大吳哥城東南方約3公里處
開放時間:5點 ~ 18點
@ 荳蔻寺
地點:位於大吳哥城東南方約4公里處
開放時間:5點 ~ 18點
離開精巧的『荳蔻寺』後,
接著到5星級『皇家索菲特飯店 (Sofitel Royal Angkor Luxury Hotel)』,
享用豐富又豪華的自助包肥午餐,
這裏也是安潔莉娜裘莉拍攝『古墓奇兵』期間下榻的飯店,待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