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鳳儀書院』整修完畢且免費開放參觀時,並沒有一窩蜂跟隨,
開心的是…即便 12/1 開始收費後,
高雄市民平日仍是免費參觀的,但必需帶證件以換入場門票,
來訪這天氣候陰雨,雖相片拍起來會不出色,
但賺到了大淨空,一直到快離開前遊客才開始湧入 ((開心))
鳳儀書院於民國74年(西元1985年)被指定為縣定三級古蹟,
縣市合併後改為市定古蹟,
位於鳳山區鳳崗里城隍廟邊,
是台灣現存清朝古書院中規模最大且最完整的一所,
更是考證清朝學制的活教材,
之所以稱為書院,主要是有別於一般學校的另一種教育系統,
就如同現今的私立學校…
鳳儀書院中有許多相當特別的建築景觀,
在書院大門前是一堵照壁,猶如現今的屏風設計,
於相片右側,
因看起來殘破便沒入鏡,沒想到是…原汁原味的古蹟 >"<
售票亭
高雄市民平日免費(需驗證以換票),國定假日 39元
一般民眾 49元 / 6歲以下。65歲以上 25元 / 學生。團體票 39元
驗完證件,確定設籍在高雄,即會給予入場券
『頭門』即建築群的頭一座門殿,
鳳儀書院頭門為5開間,中央3間闢3門,左右邊間設房間,
古時應為院丁之職的守門者所用,即門房
鳳山知縣曹謹蒞院群像
群像表情生動、維妙維肖,吸引眾人目光,一進到書院快門就按不停,
書院內總共有四大歷史群像,這裏共有兩組…
鳳儀書院的名字源自『有鳳來儀』,象徵文風鼎盛,文采輝煌之意
鳳山牛墟市集群像
武科練武群像
頭門中脊樑,是屋架中最高且最大的桁木,有如人的脊椎骨,也是建物的中心,
修復中經檢視已損毀,現頭門中脊為仿作,中央繪有河圖洛書,兩側繪琴棋書畫
鳳儀書院創建於清嘉慶19年(西元1814年),當時是由知縣吳性承發動捐款、捐地,
再由候選訓導歲貢生張廷欽於1814年在現今曹公國小所在地興建,
舉人盧德祥曾於1891年重修一次,院中總共有房間37間,
正中廳事3間,左右官廳房各3間,兩廊學舍12間,講堂3間,頭門5間,義倉9間,聖蹟庫1間…
文房四寶
講堂授課群像,
書院中最主要的建築為講堂,大多座落於書院建築群的中央,
前後左右環繞著其他配屬的建物,
簡單而言,講堂就是最主要的教室,主持的山長或所聘的老師在此傳道、授業、解惑…
超像上課偷看漫畫貌
當天巧遇外景拍攝,連書院內清朝裝扮的工作人員都出現了 ((假日才有)),
經詢問網友,猜測為知名女歌手~張懸,
知其名亦聽過其歌,但就是不曉得她長像,
當然也不會有啥見到大明星該有的興奮… ((有眼不識泰山))
敬宇亭殘蹟,
鳳儀書院先前遭近百戶市民租、佔用,私自修建,導致毀損情形嚴重,所剩殘蹟有限,
大多為依原建築模式重新翻修…
講堂背面
兩廊學舍,學舍就是學生住宿生活的房舍,
鳳儀書院在講堂左右各有一排學舍,為對稱格局,每邊擁有6間房,共12間房供學生住宿
目前規劃為歷史情境茶飲空間,由翰林茶館所經營,每小時低消300元
均僅能在封鎖線外拍,花錢才可以入內使用
廳事,鳳儀書院最後一進為廳事,是師長官員辦公及住宿之所,廳事中央3開間為辦公用途,
據『鳳山縣采訪冊』記載,廳事中供奉文昌帝君、奎星與倉聖,祭祀功能極明顯,
左右各有兩間房,提供作為師長住所
鳳儀歷史,館內均有詳細介紹,這裏就不再贅述
鳳山歷史
科舉展示
五品官服體驗區
紫色那件是可以試穿體驗拍照,挺有趣的,
而深藍色那件,經詢問現場工作人員,是為七品官服…
科舉流程,陞官圖遊戲
沒細看怎麼玩,這個也是可以體驗玩耍的
最後逛來到『試院』,目前由翰林茶館進駐,
為鳳山縣舉辦縣試的地方,原有屋36間,現僅存5開間建築一座
有茶飲,簡易熱食((茶葉蛋之類的…)),以及伴手禮
修復後的鳳儀書院,保存了文化資產,
除了展現原有古蹟風貌外,並透過活化再生賦予古蹟新生命,延續文化傳承的使命
值得一訪的好地方,
亦是假日親子同遊的好所在,
除了休閒還可以長知識,有機會一定要來逛逛…
鳳儀書院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鳳崗里鳳明街62號
衛星座標:22.627108, 120.359297
電話:07-7405362
開放時間:週二 ~ 五、日 10點半 ~ 17點半 / 週六、國定假日 10點半 ~ 19點半 (週一休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