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少林寺』,接著來到佛教禪宗傳入中原後所建的第一座女僧寺院『永泰寺』,
亦是目前中國現存始建年代最早的尼僧佛寺,附屬的『素齋館』享用素齋午餐,
領隊大概怕無肉不歡的團員會抗議,用餐前拼命打強心針,
說晚餐會準備好料補償大家,這餐就請先擔待些醬…
但我覺這餐菜色不會太差,帶點辣度反而下飯,
天氣實在太熱,一入坐便拼了命猛灌可樂,連平常不喝汽水的我都喝了好幾杯…
分戶外用餐區與包廂,我們被安排在7號包廂
(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充滿麥香且具嚼勁的饅頭很好吃
以下菜色皆不含肉及五辛(純素料理),其實嚐起來沒有吃素齋館的感覺,
菜色大多都加點辣度增加入口後的層次…
這道甜鍋巴吃不太慣,若為鹹口味可能較合口
蒟蒻做的帶皮五花肉片,看起來挺逼真呢!
這個超下飯,口感激似鹹酥雞,但它是素的…
豆皮製作的素魚
這道更適合當下酒小菜,辣的過癮…
紅棗木耳甜湯,若加些冰塊會更讚…
用完餐並沒有安排參觀『永泰寺』,猜想尼姑庵非觀光景點,團員又以男客居多,較不方便吧!(?)
餐後將前往此趟行程重點之一的『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
因圖多便再另文分享,緊接著先分享當日的晚餐…
這晚,導遊安排體驗洛陽四絕之一的『洛陽水席菜』,
洛陽水席是河南洛陽一帶特有的漢族傳統名宴,屬於豫菜系,始於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是中國迄今保留下來歷史最久遠的名宴之一,它有兩個含義:
(一)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
(二)熱菜洛陽水席吃完一道,撤後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樣不斷地更新
總之,洛陽水席,每道菜都連湯帶水,才是叫水席的重要原因…
洛陽水席共有24道菜餚,先上8道飲酒涼菜(四葷四素),接著上16道熱菜,
熱菜由大小不同的青花瓷碗盛放,其中除4道壓桌菜外,其他12道菜,每3道味道近似的為1組,
每組各有道大菜領頭,並帶2個小菜,叫『帶子上朝』,作為配菜或調味菜…
不過呢!我們並沒有24道均嚐盡,僅安排2道嚐鮮而已,
領隊說現代人生活豐餘,不同古代物資較缺乏,
洛陽水席就像北京烤鴨一樣,不吃總是會抱憾,嚐鮮即可,並沒有多可口美味,
經網路查詢,正宗洛陽水席首推創始於清朝末年的『真不同飯店』,
該店座落在洛陽市老城繁華商業區的中州東路上,我們一團70多人,也不好安排,
便在晚餐所安排的『正升.金熙酒店』體驗洛陽水席菜…
一直到這日晚餐才發現,桌上備的熱水、大碗公是準備來讓我們淋洗餐具的,
而我們卻都倒著熱茶來喝,實在好笑。。。
(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麵條煮的有些糊爛,且非熟麵撈起再加入湯頭,嚐起來像洗麵水…
香蕉炸蝦
青花椰
帶皮五花肉片,跟刈包很像,這道菜幾乎每餐都會見到,我僅會吃瘦肉的部份,
肥肉層實在太厚…太油膩了,夾肉饅頭製成牡丹花狀…
蛋花紅棗湯圓甜酒釀
水席菜之一『牡丹燕菜』,是洛陽水席中最著名的頭道熱菜,
相傳,武則天居洛陽時,東關一塊菜地裏,長出一條幾十斤的大蘿蔔,
菜農認為是神奇之物,便獻給女皇武則天,蘿蔔能做出什麼好菜,讓整天山珍海味都吃煩的武則天感興趣,
禦廚想來想去,把它切成絲拌粉清蒸,然後曬乾再蒸,經過八蒸八曬,配以鮮味湯汁,
女皇吃後,甚感其味異常鮮美,大有燕窩風味,讚不絕口,賜名『義菜』,
因其形似燕窩,後改稱『燕菜』流傳至今,
表層蛋皮應還要擺成牡丹花狀,但這裏並沒有如此搞剛…
洛陽四面環山身處盆地,年降雨量較少,氣候乾燥寒冷,民間飲食喜用湯類加酸辣調味以抵禦乾燥寒冷,
湯頭帶酸且胡椒味頗重,挺開胃的就是,好吃與否,就見人見志了,
底層蘿蔔絲嚐起來很像極具Q勁的寬冬粉,若沒查資料,根本嚐不出是蘿蔔所製作…
水席菜之二『假海參』,以綠豆仿製的海參,湯頭同樣帶酸且胡椒味重,有排骨酥加醋調味的fu
好喝的雞湯加上燉煮軟爛又入味的雞,可惜拿回廚房加湯後,並沒有按照桌號送回,
回來的是別桌的雞,因方碗公變圓碗公而發現,大家便都停手不再嚐
當天除了洛陽水席外還多加了兩道菜,鴨蹼料理與牛肉料理,
我們這桌除了喝酒的人少外,沒想到連有吃牛肉的人也少,
聽品嚐的人說重鹹肉又硬,嗯…好險不吃牛XD
素齋午餐後,接著前往中國著名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的『龍門石窟』,
於西元2000年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經北魏至北宋400餘年的開鑿,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餘尊,
數量為中國各大石窟之首,
晚餐後,下榻位於市區準五星的『友誼賓館』,
接著自費體驗洛陽4絕之『推拿』,待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