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北門遊客中心』前先路過『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當時叨唸著回程時再順遊,
沒想到拍完『北門出張所』後,壓根就忘了這回事,
好在離開北門前有繞回原路,這才又憶起,果然到了需要補充銀杏的年紀…
不過,開心的是…原先下著絲絲小雨的天空,突然雨停,趕緊下車逛逛去~
烏腳病(Blackfoot Disease)是一種盛行於台灣西南沿海,
特別是北門、學甲、布袋、義竹等鄉鎮地區的流行性下肢周邊血管疾病,
居住在濱海鄉鎮民眾,在未鋪設自來水管前,因水源有限加上淺井水質過鹹不適合飲用,
使得居民探深井取得更深層的地下水,然而,這些深井水的『砷』含量大多超標,
長期飲用含砷地下水,會造成『砷』中毒,
除了罹患烏腳病和心臟病外,體內和皮膚也容易產生惡性腫瘤…
紀念館是由『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捐出歇業多年的診所,
並由文建會補助設置為地方文化館,
是土角厝建物,亦為台灣首座醫療文物館,
目前紀念館內以收藏台灣醫療文物、烏腳病患者醫療資料等為主,
還有許多以防腐劑泡存的烏腳病患者切除之殘肢,見證受難者的苦難歲月…
過去王金河診所與鄰近的北門嶼診所舊址、北門嶼教會,是醫治烏腳病的中心,
除了免費給予醫療協助,更是病患精神上的重要支柱,
透過紀念館的建立,感念過去醫療人員及教會的無私奉獻與大愛,
更見證一段漸為人所遺忘的辛酸歲月…
王金河醫師1916年出生於台南市北門區,
1941年畢業於日本東京醫科大學後,一度在日本行醫,
因母親病危,在二次大戰烽火中趕回台灣,母親過世後他就留在台灣行醫,
王金河醫師一邊在台南醫院服務,一邊和台南長老教會相往來,
也因此認識了基督教芥菜種會的美籍孫理蓮牧師娘,
和當年不時到各地義診的謝緯醫師,從此種下他為烏腳病患服務的因緣…
1960年在王金河診所的會客室成立鳥腳病免費診所(憐憫之門),
由 王金河醫師 出力,芥菜種會出錢,並接受各界捐款及物資援助,
在埔里的 謝緯醫師 也每週來北門一趟,為病患動手術,
由此開始近25年免費服務烏腳病患的歷程,
當時的孫理蓮、王金河及謝緯成為早期烏腳病醫療的鐵三角,
其間免費診所最高紀錄曾收容80多人…
同年北門嶼基督教會設立,兩年後教會會堂落成,以撫慰鳥腳病患者心靈,使其忘卻疾苦
紀念館對面為『王金河醫師』故居,現為『台南市旅遊服務中心』…
王金河醫師把大半生的光陰花在這陪伴病患,視病如親地與病魔搏鬥,
有關醫生、病人的故事更是動人肺腑,斑斑史蹟非筆力能形容
北門嶼診所舊址(現為北門嶼免費診所紀念館)、
北門嶼教會以及王金河診所(現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是早期醫治烏腳病的中心…
掛號區,
由一旁扛棒看起來,烏腳病事件拍成電影過
診療室
記憶中小時候的診所就是長醬…
開刀房,
原來醫療資源沒那麼充足時的開刀房是醬簡漏,與現在差別好大…
領藥櫃檯
第一次拍醫療題材,紀念館內空氣有點沉悶,
逛來到後方庭院透透氣,順便欣賞美麗百合轉換一下心情
免費診所紀念館旁即『北門嶼基督教會』
喜歡這些白色圓拱建築,算巴洛克式建築嗎?但似乎又不夠華麗貌…
烏腳病在屢經報章披露後,引起政府重視,
1977年正式在北門成立烏腳病防治中心,收容烏腳病免費診所的所有病患,
1984年基督教芥菜種會北門免費診所完成艱巨的階段性任務,功成身退…
地址:台南市北門區永隆里27號 ( 23.269584,120.123750 )
電話:06-7862012
開館時間:9點 ~ 17點 ( 週一、二休館 )
免費參觀。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官網
雖然烏腳病在台灣已趨消失,
第一座以醫療為主題所成立的文化館『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是一幢全台唯一以儲存愛、疾病、醫療記事及台灣精神為主體的紀念館,
也感念當時王金河等醫護及教會人員的大愛與奉獻精神,值得一遊…
台南1日遊行程回顧:
高雄出發 --> 台南 北門遊客中心 (婚紗廣場) --> 北門出張所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北門嶼基督教會、北門嶼免費診所紀念館、台灣烏腳病文化紀念園區、王金河醫師故居
--> 驛棧香草園休閒農場 (午餐) --> 蜷尾家 (散步甜食) --> 泰成水果店 (哈蜜瓜芒果冰)
--> 布萊恩紅茶 (南投魚池鄉紅茶) --> 快樂歸賦返回高雄
延伸閱讀: